一天有24个小时,1440分钟,每过去一分钟,全国范围内就有7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根据2012年的数据,我国每年癌症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的1/5,而现在已经升高到了1/4。所有的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的第一时间都会问:为什么是我?然而,在短暂的阴霾后,你应该尽快收拾好心情开始备战!我们已无法阻止癌症的发生,却可以通过以下8条建议,全力以赴,战胜癌症。01尽快冷静,接受现实被诊断为癌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但是首先,希望你能“冷静,冷静,再冷静”,用理性的分析取代情绪化,来引导接下来的决定和行为。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应激反应是动物最原始的驱动力,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大脑中。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曾提出人们在面对创伤或灾难时的5个心理阶段。否认:“不会吧,不可能”。愤怒:“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讨价还价:“老天爷,求你了,再给我几年生命吧”。抑郁:“不想活了,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接受:“既然已无法改变事实,就好好面对吧”。大多数人得到重病宣判时也会经历这5个阶段。如果理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前4个阶段对所要面对的问题毫无帮助,甚至会起反作用。与其痛苦地纠结“为什么是我”,不如坦然接受,“算我倒霉好了”。02选择权威医院,多看几位专家病人对自己的病了解得越多,越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如果你的医生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他的治疗方案最正确、不可能出错,那么这位医生不是合格的医生。医学发展到现在,各科知识量都在急速增长。有人做过统计,全美平均每天有75篇临床试验文章和13篇综述文章发表,没有人能在医学全科方面时时保持知识更新,无论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因此一名医生再博学,也不如两位或多位医生的交流协作。事实上,越是水平高的医生,越是对病人咨询其他医生抱有开放和支持态度。很多资深专家甚至不等病人开口,就会主动推荐其他医生,因为他们深知医学有太多未知,而自己提供的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在美国大型教学医院,一位癌症患者入院后,会有肿瘤科(又细分为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和肿瘤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心理科等所有相关科室的医生先后来询问病情,然后这些专家会坐在一起讨论这位患者的情况,争论和分歧是常有的事。在美国某顶尖肿瘤中心,患者的最终治疗方案要由上百位医生投票产生,并把投票结果以概率的形式告诉病人:有85%的可能方案A最佳,也有15%的可能方案B最佳。由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的人均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多学科诊疗的机制仅在北上广个别权威的肿瘤医院开展,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因此,罹患肿瘤后请尽量选择这些大医院就诊,多咨询几位权威的专家。03明确自己的癌症是几期在大部分癌症患者眼里,癌症几乎等于绝症,意味着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个观念已经十分落伍了。癌症早在2006年时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位为慢性病。癌症患者要充分跟医生沟通,并且明确治疗目的,是想要治愈,还是想要延长生命。要知道您的治疗依赖于您癌症的分期。明确癌症分期的目的是了解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便于定制治疗方案。它是依据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状态和分布组织来决定的,通常是从0期到4期。0期最早,坏细胞都在局部,几乎100%靠手术或放疗就能治愈。而4期患者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身体其它组织,因此需要系统性综合治疗等。不同的癌种,生存率的数据不同,复发概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有些癌症患者也可以活十几年,甚至更长。您要问医生你的病情是否有治愈的方法,或者只能达到控制它不发展。如果你的癌症只是可以控制稳定不发展,医生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你的生存期。有60-70%的晚期患者不知道他们的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仍然接受以治愈为目的的过于积极和过度治疗会让患者和家属人财两空。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04充分了解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人们常常说久病成医,确诊后与其消极度日,不如保持积极的心态,多掌握些癌症相关的诊疗知识,既要信任医生,也要学会自救。以下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中常用到的方法:手术手术是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目前仍是多数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约60%的肿瘤采用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有90%的肿瘤运用手术作为诊断和分期的工具,手术治疗对大部分尚未散播的肿瘤可达到治愈,同时术后亦可了解肿瘤的正确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已得到正确的分期,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缺点,如同时也切除一定的正常组织,术后亦有后遗症及功能的障碍,手术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手术创伤所带来的加速转移和复发的风险,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文章来源:《癌症进展》 网址: http://www.aizhengjinzhanzz.cn/zonghexinwen/2022/1208/686.html